用心陪伴,一路前行,欢迎进入紫竹心理咨询中心!
  最受关注的资料
 
 
  本站推荐的资料
 
 
  与该资料相关的资料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温州紫竹心理咨询中心 >> 心理中心 >> 心理咨询 >> 精典案例 >> 正文


社交恐惧症/回避性人格障碍心理咨询片断

作者:紫竹心理咨询    来源:林祥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11 

诺亚心舟 19:52:59

先生 20:01:18  你好,老师。

诺亚心舟 20:01:30  你好,先生。你在×月×日的QQ交谈里描述了自己目前仍的三个问题,或者说三方面问题。

①情感问题,我希望自己对家庭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但我容易多情,容易幻想。两地分居,确实问题不少,但我暂时还不能改变这样的状况。②我希望改变自己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困难。与人接触时,我容易感到提不起气、感到困难。在有些强势的人的面前,总觉得提不起气来。有时,在人群旁,容易神经质、不自在。有时,容易嫉妒。③第三个问题是自我成长的问题,自我认识统一性、固定,其实和第二个问题是相通的,处理好了和别人的关系,大概第三个问题就没问题了。

不知思考过没有过,这三个问题,能否归结为一个大范围:前两者,就是你曾不断诉说的一些“症状”带给你的感受,而后者,其实就是你的个性问题。我们可以说,其实就是一个问题,因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受挫”导致在人格上的不良反映。

先生 20:08:24  对。其实,我自己独处时,有时感觉很好,我觉得自己该做什么,自己似乎比较清晰,我要做什么,学什么,看什么书,有什么不足。

先生 20:08:31

诺亚心舟 20:08:58  可当你处于社交场合时,你的不自在马上出现,明显的表现就是回避。

先生 20:09:37  而过后我会为自己的表现感到不满,对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感到不平。

诺亚心舟 20:09:42  因行为回避,态度上不自在,“神经质”。神经质,是你自己在QQ中提到的。

先生 20:10:08  好像也不是回避,但有时觉得很恐惧,神经质。比如,昨天出去买书,回来时坐公交车,我坐到了最前头,不经意地和一个女孩目光对视,我马上就不自在了,好像目光没处放了。

诺亚心舟 20:11:05  很恐惧,神经质,是不是意味着,这样的场景让人难受,很想早点离开?好像目光没处放了,非常形象。

先生 20:12:11  嗯,内心恐惧,不自然,不能适应场面,不能顺应当时气氛。

诺亚心舟 20:12:21  能把目光躲起来,或者说目前离开这样的场合,就不会不自在了,对不?

先生 20:12:51  对。会好些。

先生 20:13:18  最近在单位经常感到某种不平。比如,我一般在科室不善于闲聊,而他们有时似乎说闲话很融洽,而我一方面不屑,另一方面又有些嫉妒,我很矛盾。

诺亚心舟 20:14:24  我清楚。回避是社会恐惧的典型症状。

先生 20:15:42  您说“有人”指挥我避开这些场合,我感觉不太像,好像不知哪根神经突然跳出来。有时,我走路和不生不熟的人对面就是很不自在。

诺亚心舟 20:15:54  对。有人是加引号的,就是“那根神经”。其实也不是“神经”,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些以前我们曾探究过,我曾详细分析过社会恐惧症的“认知加工模式”,今晚会有相应的作业,加以回顾。

先生 20:17:30  这些不好的感觉出来时,我内心非常难受,好像自己一下子就不能和别人平起平坐了,自己成了某些方面的残疾。

诺亚心舟 20:17:31  在社会恐惧症的“认知加工模式”分析里,我们有相应的答案。社会恐惧症的恐惧对象常表现为一是异性,二是强势人物。这两类主要并常见。

先生 20:18:16  您觉得我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和我刚和你接触时一样吗?

诺亚心舟 20:18:42  从大的思路看,应该是这样,但跟从前有所不同。一是,情绪宣泄阶段,我们以前做得不少,不再继续。

先生 20:19:30  我是否有了变化,甚至有了进步。

诺亚心舟 20:20:52  二是,×月×日的QQ交谈里,曾讨论过,进步是真实可感的。

诺亚心舟 16:43:01  好。反正,迷惘不是主旋律了——可以前,我体会不到你这样的感受,或者说没有看到过你的样的“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呢?

先生 16:49:01  不迷惘很重要?

诺亚心舟 16:50:25  不是迷惘不迷惘问题。我是问:从以前的“晕”得迷惘,到如今的“晕”,但已“明白”,就整个进程而言,有何意义?

先生 16:51:34  整体情况改善,但解决细节问题。

诺亚心舟 16:52:15  跟以前相比,是进还是退?

先生 16:52:25  进。

先生 20:21:26  我觉得有时我要去跑跑步。比如,哪天我给你留言,关于领导调整排名的事,道理我可以想开,但情绪很郁闷,我去跑了跑,算是宣泄出来了

诺亚心舟 20:21:49  不错,需要给自己一个鼓励。

先生 20:23:20  其实,环境很重要。能和周围的人稍微融洽一些,周围有几个容易关系密切的人就会好很多,否则自己的精神一直绷着,自己一直处于应急状态就会恶性循环。相辅相成。

诺亚心舟 20:25:41  刚开始我们分析了面对一些场所、人物时的不自在,无处摆脱的一种心态。这样的场合下,回避、焦虑、紧张,更强化了你对自己的神经质的不良感受。但因为已经认积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意志上极力摆脱这一困境,尽管有很强的行为动力,但两大问题没有解决,行动中出现迷惘,至自我认识受限,冲突难免。

诺亚心舟 20:28:03  所谓的两大问题,一是回避性个性基础,它是所有行为问题的人格基调,影响个体的所有行为与态度取向。

先生 20:28:33  但面对一些情况时总是那样的状态。越发影响我的信心。

诺亚心舟 20:28:43  记得从前,你对照我发给你的帖子,说自己跟回避性人格障碍“对得上号”。也就是说,你的人格基础就会导致你在社会场合的“不自在”和“神经质”。可你极力摆脱,又“力不从心”。

先生 20:30:07  嗯,有些印象,但我似乎不能接受回避这个词。

诺亚心舟 20:30:39  你是如何理解“回避”这个词的?

先生 20:30:50  就是逃避,有些逃避的意思。

诺亚心舟 20:31:00  难怪。我们通过对“逃避”的理解,主要是着重于人的行为表现,而我们现在讨论的心理症状存在基础上的“回避”则主要是意志行为取向与态度表现。所谓的回避,就是当人在面临真实的或“想象”的恐惧情景时,表现出不自在,很想早点完事、极力希望能尽快脱离情景的行为动力与意志取向。具体有:无助无奈、无所适从、应对无力、行为消极;还有心理自卑,不能自我接纳。说明白点,就是置身这样的场景,就是不舒服,一离开,就没有了相应恐惧与紧张。

先生 20:34:03  哦。理解了。

诺亚心舟 20:34:50  继续刚才的分析。个性基础,这一问题没有解决,行为方向感必受牵制,方向感迷失合乎逻辑。方向感迷失,通俗而言,就是你的不自在、不知所措、不知为什么。明知道没有必要害怕,就是控制不住,紧张,放不开。二是只要方向感不明,负性情绪存在,意识的监察功能弱化,会体验到“不知我是谁的感受”,从另一角度表述,这就是QQ里谈到的“自我认识统一性”问题。

先生 20:37:05  我有没有其他方面的人格障碍?

诺亚心舟 20:37:33  从我跟你的互动中,还看不出别样的人格障碍。从你上次告诉我,对照症状标准,你符合回避性人格障碍的相关表现后,到现在是怎么想的?

先生 20:39:32  我所说的自我同一性是指,我独处时,那种自我状态和对自己的憧憬,与在人群中或者说大部分人面前感觉差别很大,甚至天壤之别,在朋友或有些人面前感觉很好。

诺亚心舟 20:40:21  嗯,也就是说,不同的场合,对自我有不同的感受。对不?

先生 20:40:37  对。那时,我对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具体内涵可能还不够清晰,或者那时受制于当时的状态没有很好的体会

诺亚心舟 20:41:27  思考一下,对自我的把握,对别人的把握,还有对环境的把握,以你的什么为背景?也就是说,我们人的行为与认识,是基于什么样的心理基础的?

先生 20:43:30  说不好,起码有个稳定的自我认识,自我认同感吧。

诺亚心舟 20:44:40  比如说当你心情特好时,跟你的亲人相处,对方给你的感受如何?

先生 20:45:01  感觉好些吧。心情不好时容易觉得烦。

诺亚心舟 20:45:44  可当你特别烦心时,有个亲人过来找你什么小事,你会怎么样感受?

先生 20:46:52  也分具体情况吧,您指哪方面的感受?

诺亚心舟 20:47:58  有没有认识到,你对别人的感受,其实是受到自己的情绪影响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不良情绪决定着你对周围人或物的看法。

先生 20:48:47  是,应该是很大程度。

诺亚心舟 20:49:28  把这样的原理用来理解对“自我”的感受,会出现什么情况?

先生 20:50:25  确实很适合我。

诺亚心舟 20:50:57  对了。也就是说,不同的负性情绪下,会有不同的“自我”。

先生 20:51:09  自己受自己情绪的影响。

诺亚心舟 20:51:41  对。所以,并不存在着你的“自我”分裂问题,而是社交恐惧问题。换言之,只要你的社交恐惧症状没有消失,你所称的“自我同一”问题就不能有效解决。或者,只要你不能自我接纳“自我不能同一”,就意味着,你还没有从症状里面走出来。我上面提到的——二是只要方向感不明,负性情绪存在,意识的监察功能弱化,会体验到“不知我是谁的感受”,从另一角度表述,这就是QQ里谈到的“自我认识统一性”问题——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先生 20:55:28  那您怎么看,我对周围的不满,有时我觉得周围有些人很低俗,我有些嫉恶如仇,我似乎追求着一种很好的自我状态,比如书,电影,品位等等。

诺亚心舟 20:56:07  等会我们讨论这个。

诺亚心舟 20:56:54  另,社交恐惧症的两类十分典型的恐惧场景,就是“在强势的人前面”、在强势或自己心仪的女性面前会表现出回避与退缩。而这种回避与退缩,目的是为了避免直接面对他/她们时的焦虑,摆脱尴尬,可内心深处不一定就真的为了避开她们,不然,只要心中无“她/他”就不会恐惧,何来退缩,也就是说在意识上表现为行为上的“避”,目的是为了潜意识中的“趋”。

先生 20:58:27  社交恐惧症和回避型人格障碍关联性很大,是吧?

诺亚心舟 20:58:54  对,有人甚至认为,回避性人格障碍是社会恐惧症发展的结果。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我在上面问过你。

先生 20:59:49  社交恐惧导致回避型人格障碍?

诺亚心舟 20:59:53  对。但专业上不这样表述,而是说社交恐惧症与回避性人格障碍共病率很高。

先生 21:01:21  我感觉至少两者互相影响吧。嗯,我明白。

诺亚心舟 21:02:19  一些心理问题,如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大多有人格基础。我当初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这些,因为在多数人看来,承认自己有人格障碍是需要极大勇气的,换句话说,人格障碍的人大多数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人格障碍难以校正的原因所在。

先生 21:04:21  呵呵,其实,我早就认为我有人格障碍,不过现在的感觉和那时不一样了。我从小就觉得自己有问题。

诺亚心舟 21:04:41  很好,也正因为如此,我对你有信心。承认有问题,才能正视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诺亚心舟 21:05:37  我们继续上因的线索。也就是说在意识上表现为行为上的“避”,目的是为了潜意识中的“趋”。这是一种防御机制,叫做反向形成。意识与潜意识的矛盾,是心理冲突的根源。上述的三方面问题其实就统一于这一认识。

先生 21:06:34  嗯,我明白了。

诺亚心舟 21:06:52  反过来说,你所说的三个问题,实为一个问题:社会恐惧与回避性人格。

先生 21:07:30  对,现在我好像对自己的问题清晰了。

诺亚心舟 21:07:58  从这些分析与叙述中,我们是不是有个思路,或者说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自我不同一,不需要我们太去关注。我们只需从解决社交恐惧与人格问题上入手,就能抓住主要矛盾?

先生 21:09:31  嗯。我同意。

诺亚心舟 21:10:17  相反,如果花太多的精力消耗在“自我同一”上,而不去关注问题的根源,是不是舍本逐末了?

先生 21:10:40  对。

诺亚心舟 21:11:24  好,我们回过头来讨论你刚才的问题:

先生 20:55:28  那您怎么看,我对周围的不满,有时我觉得周围有些人很低俗,我有些嫉恶如仇,我似乎追求着一种很好的自我状态,比如书,电影,品位等等。

诺亚心舟 21:11:53  “我对周围的不满,有时我觉得周围有些人很低俗”——具体指那些?

先生 21:12:55  很多,一直不知从哪说起,我慢慢说吧。

诺亚心舟 21:13:10  或者,我们从另一角度切入:“我有些嫉恶如仇,我似乎追求着一种很好的自我状态,比如书,电影,品位等等——这些引发你的心理冲突?”

先生 21:14:03  我觉得周围的大部分人没有我觉得人应该那样好。我这么说您明白吗

诺亚心舟 21:14:49  我当然明白,我也有相当一段时期这样看周围的人的。可能事实上就是这样。人大多是俗气的!

先生 21:16:51  周围的大部分人都暴露了人的一些弱点,缺点,但似乎整体上运转的挺好,能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又能应对和别人的关系。

诺亚心舟 21:17:52  我想,你的心态是很好理解的。一是以你的学业,别人在你的心目中达不到理解的标准,大概也是自然的。

先生 21:18:21  我们上次鉴定成果,其实,我觉得那××并没有很严格,而只是负责任而已,而我们周围的同事都说他严格、教条。大概我从小不大和人群接触吧,我没有和人群融合,所以才有我现在的一些感受。

诺亚心舟 21:19:13  你追求品位,追求很好的状态,是合情合理的,并且我坚信,你有这样的人性需要。同时也有相应的基础,它们对你来说并不是虚幻的,而是真实可感的。

先生 21:19:53  有些确实是内心感受,我很不喜欢一些低俗的东西,从内心反感。您不认为我有些从心理找平衡吗?

诺亚心舟 21:20:04  你这样认为吗?

先生 21:20:05  嗯。

诺亚心舟 21:21:43  问题是,你没有找到平衡。我要问的正是相反:为什么这样正面的人格成份,你会从反面作消极体验?

先生 21:22:30  嗯,对,这是问题,我也看到了。

诺亚心舟 21:22:51  你认为,这些正面的品质要素,也引发你的心理冲突了?

先生 21:22:59  有些人人格很强大,他内心很崇高,但也能接纳社会。

先生 21:23:38  我是说,我追去好的东西可以,但我没有让自己和外界达到一种平衡。而我是追求好的,然后用好的来衡量自己和周围的人。

诺亚心舟 21:24:32  现实与标准相去一段距离?

先生 21:24:56  对。

诺亚心舟 21:25:04  所以你心理冲突不断?

先生 21:25:20  这方面冲突可能不是主要的。

诺亚心舟 21:25:53  当然不是主要的,我甚至认为,可能就不成为问题——跟你心理问题的症结相比。

先生 21:26:17  嗯,差不多可以这么说吧。

诺亚心舟 21:27:29  我们上面讨论过,作为行为背景的情绪是如何影响个体对周围的人和事的认识的。

先生 21:27:43  嗯。

诺亚心舟 21:28:03  你对不同场景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诺亚心舟 21:28:33  在这些不同感受中的场景中,你的情绪反应及相应的行为表现像是两个极端——恐惧的与不屑的。

先生 21:28:45  嗯,像是。

诺亚心舟 21:30:00  也就是,你以不同的面具,应对不同的人物——这两类人物是你以自己的认知为标准划分的。而这不同的面具,就是你上面提到的自我同一性的“分裂”。只是,你没有认识到,在不同的面具下,只有一个自我——因症状存在,而对周围刺激不能准确解读,给你的感受像是有几个不同的自我。人格基础——社交场景——认知加工——恐惧回避——个性“分裂”——不良感受,这样的心理反应“链条”——我们在上面已经分析过其作用机制——把你困住。这“链条”的基端是你的人格障碍,而顶部则是应对引发社交恐惧场景时的不适感受,也就是你不断陈述的各种症状。从基底到顶端,整个认知过程遵循的就是我们以前讨论过的社交恐惧症的信息加工模式。

先生 21:33:04  我能感觉到一些。

诺亚心舟 21:33:17  归根结蒂,就是一个问题——社交恐惧与人格障碍。从认识信息加工过程而言,就是社交恐惧与人格障碍的表现模式。

先生 21:33:54  嗯,我可以接受这个说法

诺亚心舟 21:34:26  再回头分析你在上面提到的:“我有些嫉恶如仇,我似乎追求着一种很好的自我状态,比如书,电影,品位等等——这些引发你的心理冲突?”

诺亚心舟 21:36:22  打个很不好听的比喻:你的潜意识是见鬼作媚态,见人做鬼脸?

先生 21:37:15  我不同意您的比喻,我并不是见到不强势的人就看不起别人。

诺亚心舟 21:37:27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们不分析这些想法的对与错,只解释心理原因。我是说你的潜意潜是如何引你对外界信息进行不合情理的加工解读的,我并不是说你有这样的行为动机或相应的意识和意志。简言之,就是我在上面分析的,社交恐惧者,面对强势或心异性时,会表现出恐惧与回避。反而论之,就你情况而言,对“弱势”或低俗者,可能会是“不屑”或鄙视,因为对这些人,你用不着“恐惧”。当然,在社交场合,穷于应付恐惧场面,注意资源消耗于症状反应,意识功能弱化,无力也无心顾及自我对别人的强势或弱势的感受,对这种感受的监察更无从谈起,所以你是体验不到“见到不强势的人就看不起别人”。只有在领悟后,才明白。

先生 21:41:28  差不多吧,那种心理的弱势和强势的感觉,我能体会到。

诺亚心舟 21:42:58  从“正反”辩证而论,对强势者恐惧,对弱势者不屑,难道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算不算是同一思维模式的两种表现?

先生 21:43:59  嗯,算。

诺亚心舟 21:45:18  现在我们可以有一个结论:说了这么多,可归纳为一句话:你不断体验到的不良情绪感受,都是社交恐惧与回避性人格障碍在作祟。

先生 21:46:04  嗯,现在我可以从内心接受这一观点。

诺亚心舟 21:46:46  所以我们现在开始,要做的就是抛开一切不自在、神经质,只从源头入手做起来。

先生 21:47:00  好的。

诺亚心舟 21:47:03  今晚咨询后,做些作业,如何?

先生 21:47:15  好。

 
  (责任编辑:wzxlzx)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 2005-2013 wzxl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5018901号
    联系地址:温州市鹿城区新城东瓯智库花源路157号(原黎明工业区6号三楼)
    咨询电话:0577-88688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