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陪伴,一路前行,欢迎进入紫竹心理咨询中心!
  最受关注的资料
  固顶文章 紫竹占星学习小组开班啦!
固顶文章 黄麟惠  心理咨询师
固顶文章 赵婵紫竹占星师
普通文章 “5.29计生日”活动
普通文章 大南社区普及关于情绪的心理学讲座
普通文章 【好妈妈课堂实录3】对不起,我无意中伤
 
  本站推荐的资料
  固顶文章 紫竹占星学习小组开班啦!
固顶文章 黄麟惠  心理咨询师
固顶文章 赵婵紫竹占星师
推荐文章 从心态到技术,七选三其实并不难——紫
推荐文章 【好妈妈课堂实录】向“爱”出发
推荐文章 吴玉伟
 
  与该资料相关的资料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温州紫竹心理咨询中心 >> 心理中心 >> 心理咨询 >> 其他 >> 正文


退行现象源于心理防御

作者:紫竹心理咨询    来源:本站工作室    点击数:393   更新时间:2013-5-13 

        读薄荷的故事时,我仿佛看到的是我21个月大的孩子最近可爱又讨厌的表现:每天入睡前和半夜醒来迷迷糊糊时,他经常哭闹着说“要坐车车出去”、“要吃豆腐脑”、“要抱抱妈妈妈妈呀”、“要气球球球”……其实他是张嘴就说,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主人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爱憎分明和把现实问题视而不见的本领,也几乎可以媲美我家小朋友。只是,对于30多岁的人说,这样的行为基本就剩不下多少可爱了。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就没有童话;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都笨又傻。”想必这两句歌词道出了主人公的心声。面对压力重重的现实世界,他们选择停止成长,宁愿退回到孩童时代,扮演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活在自己的幻想中。
  
        然而,成长是每个人一生不能回避的主题。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每个人都经历8个主要的人生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一个主要的危机或冲突。每种危机必须顺利解决才能成功过渡到下一个危机。否则,生命会有被卡住或者停滞的感觉。比如,其中12~20岁是同一性角色混乱的阶段。这一阶段是童年向成熟迈进的重要转折点。不想长大,常常是因为在家庭、学校、同伴和自己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下,20岁之前的某个或者某些阶段的主要危机没有得到解决。
  
精神分析还用“退行”术语描述了这种现象。退行是指当我们在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会选择用退回到孩童时候、放弃成人处世原则和方式,来回避现实,摆脱焦虑,保护自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退行行为的目的是获得他人的同情,减轻焦虑,就像故事中的薄荷用扭捏、哼唧换来了闺蜜的一再妥协。
  
偶尔“退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有助于我们减轻压力,缓解焦虑。但如果一个成人过度贪恋孩童时代某些幼稚的思维和行为,甚至拒绝成长,那就是消极的“退行”的表现,将在个人的人生发展中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首先,会给正常的人际关系带来不利,可能会引起周围朋友、同事的反感或排斥,也可能会给领导一个不能胜任的印象;其次,习惯逃避现实、真正不想长大的人,一般来说,他就不会像一个成人那样去爱、去行动、去承担责任,因此会失去很多品味现实人生酸甜苦辣的机会,无法体验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感觉。最终,他们必然会因为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而烦恼。可以说,这是一个年龄越大越不灵的游戏,当别人开始厌倦,失望的朋友们一个个离你而去,父母老迈时,该怎么办?
  
现实世界里没有童话中彼得·潘居住的永无岛,幻想迟早是要破灭的。无论是鸵鸟政策还是掩耳盗铃,无论你是否看见和听见,真实的现实都不会有任何改变。岁月的流逝,给我们带来不少的烦恼,虽然不情愿,可是谁也挡不住年龄的脚步。对于不想长大的成年人,应该及早意识到自己这种消极的“退行”行为,接纳现实,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首先,可以试着去观察自己的行为,觉察内心的感受。当遇到挑战或者困难时,内心深处是否总是有一个恐惧、怀疑或自卑的声音在叫你逃走?如果你觉察到了这一点,你就可以坚定地和这个声音对话:谢谢你这么多年的陪伴和对我的保护。现在,我长大了,我已经有所需要的全部的力量去做一些新的尝试。
  
其次,多和成熟的人交流,观察和学习他们为人处世的技巧。在人际交往中,注意换位感受和思考,学会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寻找同时兼顾自己和他人的需要的方法。
  
第三,现在就去行动。在行动中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和信心,增强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实力。把你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那些最重要的工作和个人生活中的事情上。
  
其实,很多人不是不想长大,而是习惯了选择走更容易的路。就像一部电影中的台词:“如今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我总是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知道。但我从不走,为什么?因为太难了。”有人说,长大意味着不断地丧失和分离,意味着痛苦。但换个角度想,如果你不曾品尝痛苦,又如何能真正体会幸福?
  

如果你身边有像薄荷、小尹和芊芊一类的朋友,或者是被家长惯出来的“公主病患者”和“妈妈男孩(momboy)”,那么不姑息他们,让他们看到真实的世界是我们可以为他们做的最好的事。
  
当然,长大并不意味着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辛苦地扮演着符合社会要求的角色而失去了自我。适度的童心可以让我们保持旺盛的创造力,使生活充满乐趣。只要我们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以及正在做什么,只要我们一直在耐心地、勇敢地成长着,那么具体的姿态是严肃、优雅还是可爱,都会是充满魅力的。

 

读薄荷的故事时,我仿佛看到的是我21个月大的孩子最近可爱又讨厌的表现:每天入睡前和半夜醒来迷迷糊糊时,他经常哭闹着说“要坐车车出去”、“要吃豆腐脑”、“要抱抱妈妈妈妈呀”、“要气球球球”……其实他是张嘴就说,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主人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爱憎分明和把现实问题视而不见的本领,也几乎可以媲美我家小朋友。只是,对于30多岁的人说,这样的行为基本就剩不下多少可爱了。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就没有童话;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都笨又傻。”想必这两句歌词道出了主人公的心声。面对压力重重的现实世界,他们选择停止成长,宁愿退回到孩童时代,扮演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活在自己的幻想中。
  
然而,成长是每个人一生不能回避的主题。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每个人都经历8个主要的人生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一个主要的危机或冲突。每种危机必须顺利解决才能成功过渡到下一个危机。否则,生命会有被卡住或者停滞的感觉。比如,其中12~20岁是同一性角色混乱的阶段。这一阶段是童年向成熟迈进的重要转折点。不想长大,常常是因为在家庭、学校、同伴和自己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下,20岁之前的某个或者某些阶段的主要危机没有得到解决。
  
精神分析还用“退行”术语描述了这种现象。退行是指当我们在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会选择用退回到孩童时候、放弃成人处世原则和方式,来回避现实,摆脱焦虑,保护自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退行行为的目的是获得他人的同情,减轻焦虑,就像故事中的薄荷用扭捏、哼唧换来了闺蜜的一再妥协。
  
  偶尔“退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有助于我们减轻压力,缓解焦虑。但如果一个成人过度贪恋孩童时代某些幼稚的思维和行为,甚至拒绝成长,那就是消极的“退行”的表现,将在个人的人生发展中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首先,会给正常的人际关系带来不利,可能会引起周围朋友、同事的反感或排斥,也可能会给领导一个不能胜任的印象;其次,习惯逃避现实、真正不想长大的人,一般来说,他就不会像一个成人那样去爱、去行动、去承担责任,因此会失去很多品味现实人生酸甜苦辣的机会,无法体验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感觉。最终,他们必然会因为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而烦恼。可以说,这是一个年龄越大越不灵的游戏,当别人开始厌倦,失望的朋友们一个个离你而去,父母老迈时,该怎么办?
  
现实世界里没有童话中彼得·潘居住的永无岛,幻想迟早是要破灭的。无论是鸵鸟政策还是掩耳盗铃,无论你是否看见和听见,真实的现实都不会有任何改变。岁月的流逝,给我们带来不少的烦恼,虽然不情愿,可是谁也挡不住年龄的脚步。对于不想长大的成年人,应该及早意识到自己这种消极的“退行”行为,接纳现实,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首先,可以试着去观察自己的行为,觉察内心的感受。当遇到挑战或者困难时,内心深处是否总是有一个恐惧、怀疑或自卑的声音在叫你逃走?如果你觉察到了这一点,你就可以坚定地和这个声音对话:谢谢你这么多年的陪伴和对我的保护。现在,我长大了,我已经有所需要的全部的力量去做一些新的尝试。
  
其次,多和成熟的人交流,观察和学习他们为人处世的技巧。在人际交往中,注意换位感受和思考,学会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寻找同时兼顾自己和他人的需要的方法。
  
第三,现在就去行动。在行动中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和信心,增强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实力。把你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那些最重要的工作和个人生活中的事情上。
  
其实,很多人不是不想长大,而是习惯了选择走更容易的路。就像一部电影中的台词:“如今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我总是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知道。但我从不走,为什么?因为太难了。”有人说,长大意味着不断地丧失和分离,意味着痛苦。但换个角度想,如果你不曾品尝痛苦,又如何能真正体会幸福?
  

如果你身边有像薄荷、小尹和芊芊一类的朋友,或者是被家长惯出来的“公主病患者”和“妈妈男孩(momboy)”,那么不姑息他们,让他们看到真实的世界是我们可以为他们做的最好的事。
  
当然,长大并不意味着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辛苦地扮演着符合社会要求的角色而失去了自我。适度的童心可以让我们保持旺盛的创造力,使生活充满乐趣。只要我们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以及正在做什么,只要我们一直在耐心地、勇敢地成长着,那么具体的姿态是严肃、优雅还是可爱,都会是充满魅力的。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qq1246031562

 
  (责任编辑:wzxlzx)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 2005-2013 wzxl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5018901号
    联系地址:温州市鹿城区新城东瓯智库花源路157号(原黎明工业区6号三楼)
    咨询电话:0577-88688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