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三省吾身”。每日反省自我起码三次,从中得出各种道理以求修心养性,历炼心志。吾乃俗人,境界不高,只求每日一省每日一慧,安生养命之道也。
现代社会关系密如网,复杂而缜密。我们怎样去处理与维护各种关系呢?比如同事关系,亲戚关系?请问,你的人际关系和谐吗?
“过”与“不及”都是不饱满的处世态度,要掌握“度”即分寸。曾经在一次心理沙龙上,有人提问:“如果那人凶恶的骂你,甚至动手打你,怎么办?”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大家禁不住讨论开来:“你就“抽离”啊,就当他骂的不是自己”;“当下的选择是最好的选择,你想骂想打都可以,不过随之而来的负面情绪要迅速排解,不影响心境”等等提议。主持沙龙的老师不语,提问人仍旧一脸茫然无措。
问“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以直抱怨,以德报德”。何谓以直抱怨,就是用你的公正、你的率直、你的磊落、你的宽容坦然面对一切,避免资源浪费,能量浪费,讲究人生的效率与尊严。
原来我们的祖先早已经解答了我们心中的疑惑。“理在心中”,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已经存在我们的内心当中。只是我们过于执着,限制性的信念阻碍了我们的五脏六腑,不听,不看,不总结,不思索等等层层束缚着我们,我们逐渐变得难以耳聪目明,难以心胸坦荡。
其实,什么都不是问题,问题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就像《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里经典的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人。一切都是你内心的投射。”
“少说多做”的做事方式。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过于追求言辞与雄辩的,不是“祸从口出”,就是“言多必失”,仁爱之心渐离渐远。
反观自我:平时注重沟通。希望与亲人之间言通则心通,哪怕生活中的点滴变化都要向之诉说。结果很多时候反而引起摩擦,导致关系不和谐。这就是心理学中的所谓的“非爱行为”,即以爱的名义对亲近的人进行非爱性的掠夺,强制他人按照自己的模式运作,在无意识状态下达到控制他人的欲望。
网上登载一则小故事,足以警世:有个坏脾气的小男孩,经常在家摔摔打打,弄得家里鸡犬不宁。一天,远足的父亲回来了,把他带到后院的篱笆墙边,问他:“儿子,你每次发脾气后,都在这道篱笆墙上钉上钉子,做的到吗?” 小孩想:这还不容易? 于是,在每次发脾气后就去篱笆枪上老实的钉钉子。
到了第十日,父亲召唤儿子出来数数钉子的数量。小孩望着密密麻麻一堆的钉子,茫然了。父亲说:”儿子,你看你的脾气需要进步了吧。你能做到一整天都不发脾气,就马上去把钉子拔掉一枚,直到拔完为止。做的到吗?”这个孩子想:一天都不发脾气才能拔除一枚钉子,多难啊。可是为了让钉子数量减少,他点头答应了。
接下去的日子里,他努力克制着自己的脾气。刚开始,他感觉很难受。慢慢地,他发现钉子数量越来越少了,当他终于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时,他发现自己可以控制脾气了,喜极而泣地跑向他父亲,高声叫道“爸爸,爸爸,我成功了,钉子不见了。”
父亲再次把他带领到篱笆墙边,对他说“儿子,钉子是被你拔除了,祝贺你。可是,每枚钉子钉下的洞眼永远不能消除啊!!你每发一次脾气伤害到了他人,虽然你道歉了弥补了,可是他人被你伤了的心却难以愈合啊。”
因而养成不轻易发言,动怒,就是减少对别人的伤害,同时也是对别人的一种优良的爱。养成多听,多闻,多看,多记,多思的习惯,敞亮我们的心胸容纳周遭的千姿百态,不轻易表现,不急于求成。“闲庭漫步,看天外云卷云舒”,不亦悦乎?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qq124603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