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陪伴,一路前行,欢迎进入紫竹心理咨询中心!
  最受关注的资料
 
 
  本站推荐的资料
 
 
  与该资料相关的资料
  婚姻心理咨询随感两则
 
  您现在的位置: 温州紫竹心理咨询中心 >> 心理中心 >> 心理咨询 >> 情感家庭 >> 正文


婚姻心理咨询网上发帖求助误区

作者:林祥达    来源:本站工作室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11 

随着国内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网络咨询平台。总部设于深圳的中国心理咨询网立足业界,已经稳健走过几个年头,心理(咨询)服务工作不断完善,日见成效,求助者因此受益。

笔者在中国心理咨询网“婚姻恋爱/边缘情感”版面兼任版主,从事婚姻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总结这几年来日常跟帖互动中的一些问题,对求助者发帖误区有了一点粗浅看法,写成一篇短文,发表于那咨询网上。现在稍作修改,在这里跟各位分享,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误区1  心理(咨询)服务就是我问你答

网上咨询跟帖互动中,咨询师以咨询心理学确立的相关规范处理各类求助帖,但不少的求助者发帖思路仍停留在原先的认识状态,套用别处“专家服务”模式,希望自己的帖子得到“专家们”及时解答,获取指导,以求“药到病除”。

认知误区的存在,导致许多求助帖在得到初步互动后,“咨询关系”尚未建立,相应服务没有真正展开,求助者即销声匿迹。求助者带着一些问题进来,问了几个问题,要到现成“答案”,问题未得解决,却带着不少的迷惘出去。这样的结果不仅可惜,从个体心理发展而言更是有害。

咨询心理学认为,心理(咨询)服务是受过心理咨询职业训练的专业人员,遵循心理学原则,运用心理咨询技术与方法,通过与求助者持续、直接的接触,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自我变化,达成心理问题解除的过程。显然,心理(咨询)服务过程中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心理(咨询)服务成效的有三个基本要素:求助者、专业人员、咨询技术。

求助者始终是心理(咨询)服务各个环节的中心,也是专业人员——咨询师帮助解决心理问题的着眼点与立足点。比较之下,“我问你答”是以“专家”为中心的非人本的“服务”实践,它只是一种浮于表面的、偏面的、只处理“症状”而漠视求助者人性的 “技术”处置。这样的“技术”处置以“专家”的“权威取向”置换良好的“咨询关系”,废弃求助者理解并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潜能、无视求助者的自我治愈能力;求助者当成病人,以切除“病灶”为目的被无情地抬上“手术台”进行解剖,到头来无力解决求助者心理问题,却可验证“专家”高明。

“我问你答”是个急就的行为取向,而急就不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心理冲突出现,可能涉及个体习惯性的情绪表现、认知偏差、行为不端、人格偏离以及社会功能弱化。这些心理“症状”反过来又会让其深陷思维误区不能自拔,比如坚信自己的一些信念、行为是正确的,并在心理矛盾或关系冲突上外归因。这样的心理状态,要想解决问题实非易事,几句话的“你问我答”没有多少功德可言。

误区2  我提出“心理”问题,你给出现成答案

认为咨询师能给发帖求助者提供现成的指导,是对专业心理(咨询)服务的误解。

确实,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属咨询师的职责,但解决心理问题的主动权与主导权并不在他们手里。根据要求提供现成的问题解决方法,从行为上分析,是从求助者手里夺权,以咨询师自己的价值取向规定求助者的自我发展;从认知上想,则是把咨询师看成高人一等,以求助者自我剥夺、自尊受损为代价,“互动”中角色失衡,影响真正的心理服务行为的展开;从心理成长评估,则有可能让求助者解决问题的内在意志弱化、心理退行,进而对咨询师形成依赖,结果会掩盖自己的心理问题。求助者表面上获益,实质上丧失;短期见效,长期受损。

心理问题一般经过一个长期的累进过程而形成,决非别人的几句“分析指导”就能克服。简单明了、三言两语就能“劝导”成效的,本来就无需到网上发帖求助。解决心理问题需要求助者付出大量的自身心力。在它的每个环节,别人现成的答案不仅无法激发持续的行为动力,反而还会提供假相,让求助者以为有了解脱困境的好方法;初试见效,眼睛一亮,奉为真理。实际上,可能是掩盖了真正的问题,到后来,随着情况“改观”,“真理”失效难免。因为“你问我答”给出“现成答案”模式下的心理服务,不是建立在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全面真实情况基础之上,而是凭借咨询师的社会知觉,形成判断,再予“指导”,主观臆测难免。

支撑咨询师认知加工的主观知识经验网络跟求助者的认知状态及其描述的心理问题的客观状况错位多大,“现成答案”的谬误即有多明显,“指导”带来的危害即有多严重。

根据求助者要求,提供现成答案,会使心理服务庸俗化而遭人卑视。借现成答案指导求助者,最终受损的是求助者本人,而“获益”的却是指导者。因为不断指导,给人一种不断“新鲜”的印象,能不断提高指导者的“名声”。它像是万能膏药,头痛可以医头,脚痛可以医脚,但到最后,病根难除,问题照旧。求助者反思之余,在背后被责怪的不是那些指导者,而是心理(咨询)服务活动本身——这样高明的“专家”也解决不了我的问题,心理(咨询)服务不是骗人的吗?

误区3  心理(咨询)服务就是咨询师作心理分析、讲心理道理

不少求助者,在网上发帖,开头即是:专家们能不能帮助我分析一下我的男/女朋友是什么心理?我//她究竟是什么问题?问出这样的问题,在不自觉中给咨询师设下心理陷阱,同时也把咨询师归入算命者行列。

如此发帖方式暗含这样一个逻辑前提:我不懂,我无知,你才是高明的。所以你的分析能让我拨云见日,迷航知返。如果你按我的陈述内容,开始分析问题,就意味着你接受我这样的想法,这时你就满怀信心,甚至使出浑身解数,剖析我的问题,以显示你自己的专业涵养,还有那见多识广。你讲得头头是道,算得很准,不仅能算准我的想法,还能猜我的那个他/她的心理活动,你是个算命高手。到头来,无非是全面证明你是正确的,你的分析很有道理,你的观点我很欣赏。

这样的分析过程,角色互换悄然发生,本来求助者是“演员”,咨询师是“观众”。现在反过来了。作心理分析、讲心理道理的人在台上“表演”,原先的求助者倒是带着一帮兄弟姐妹在那边用心欣赏,还不断指点、应承,评点着现在的“演员”演技如何炉火纯青。这不是陷入了求助者“设定”的心理陷阱了?

受求助者诱导而展开的心理分析与讲心理道理,其出发点可能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但它并不回归心理问题的真正解决。因为开始分析与讲理时,是带着这样一个基本认知的:我的分析是正确的,相信我的分析是符合心理学原理的;如果我知道自己是不正确的,或者对心理道理是否有用把握不定,我就不会展开分析,不会凭自己的“职业取向”讲些心理道理。这样的认知本身就已进入了误区,是以自己的主观认知框框去衡量求助者心理冲突压力源的客观存在。这样认知误区下的分析及讲理行为,意志走向等于证明自己的正确。如此举动,是咨询师在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而不是在解决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实践中,由于专业训练与个案经验的积累,咨询师比一般的求助者对心理问题的看法有更多的视角、更广的视野。这种优势的存在,能够对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思路进行抽象思考,并把思考结果传达给求助者,通过引领,让求助者自己扩展认识的深度与广度,更深入地了解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而澄清疑虑,克服认识片面性,转变思维模式,使自己的主观认识进一步向客观现实回归。回归的实现,基于咨询师的认知加工链条:信息刺激——信息接收——(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认知系统内部的以往个案经验提供思考背景——外部(习得)的心理学专业技能及职业规范提供思考框架——形成判断——给出评估——反馈信息。从这一链条中可以看出,回归有效,基础或者说根本性的要件是求助者给出的信息刺激真实可靠。问题是,求助者的求助帖是经过其意识细致过滤的,尤其是在“咨询关系”尚未建立的先期跟帖互动中,因信任不足而带着一定的防卫,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回避什么、表露什么,隐藏什么、展现什么。这类主观倾向因素都会干扰咨询师认知系统信息加工活动的有效性与正确性,自然会使咨询师给求助者的反馈信息——心理分析和心理道理——偏离心理问题解决的正轨。在没有作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情况下,给求助者大讲心理道理、细作心理分析,甚至越俎代庖、出谋画策,是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大忌。

当一个人发帖求助时,尽管表面上他/她急于期待着咨询师作分析,讲道理,但是在互动过程中他/她往往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他/她真正的内心需要是有人帮助其获得能力,认请形势,在自我成长的基础上自己决断,凭自己的意志解决问题。急于想着由别人作分析讲道理,只是因为眼前强烈的负性情绪,让其理智流失,慌不择路。遇到这样的求助者,咨询师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心理学手段,让他静下心来,先宣泄情绪。不良情绪消退,心态摆正,理智回归,求助者自然会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咨询师能做的,其实也很简单:能帮助求助者的不是急于作分析、讲道理,而是告诉自己并非高人一等,需要先放下身段;引导求助者,让其把话说完,一吐为快,释放情绪;少讲道理,多摆事实,帮助其厘清心理问题背后的相关事实,使他的主观认识渐趋客观现实;少分析,多思考,搞清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真正压力源,明白提出的问题是不是真问题,是属于什么问题;少发高论,多加询问,明确求助者发帖求助的真实动机,而不是陪其玩心理游戏。

误区4  咨询师应按我的要求解决我的心理问题

带着这样的目标发帖求助,跟帖互动尚未展开,“咨询方向”已经对准了死胡同。

当个体生活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例如遭遇婚变时,特别是离婚事件中的“被抛弃”一方,往往会处于一种急性应激状态。此时,因为注意资源用于应对外部压力,内在生理和心理资源被大量消耗,个体变得敏感、脆弱、易怒,并伴有意识狭窄、意识功能减弱等“症状”,当事人只听自己想听的,只要自己想要的。跟其初始期待不一致或不相容的外界刺激信息,会采取漠视、防御、排斥、反感、甚至怒骂的态度,因为这类刺激有背其心理定势,会引发痛苦;而跟其初始期待一致或相似的,特别是那些“心理学人士”的“分析讲理”、“劝说指导”,会毫不犹豫地予以接受,因为这些信息能暂时减轻其痛苦。

咨询实践中,时会碰到这种情况:离婚后本不愿离婚或“被抛弃”一方有时会千方百计地寻求“良策”,挽回“老公/老婆”。网上就常有这样的发帖求助者。如果有人给出一些如何“挽回”的指导,求助者如获至宝,一概接受,并按图索骥,乐此不疲。与此相反,对于那些按咨询套路跟帖,以引导求助者自我反思,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的专业服务会遭受求助者的顽强阻抗。

对于尚处于离婚应激状态的求助者,如果咨询师以要什么给什么的思路,给出按方抓药式的“指导”,会削弱求助者反思能力,强化其否认防御,使之沉溺在幻想和自责之中,不能接受眼前的事实而放开过去、面对前程,错过了及时调整心态以重新适应离婚后的现实生活的时机。在这种“指导”过程中,咨询师的急求助者所急、为求助者所为、想求助者所想的“英雄情节”和高人一等的“救世主心态”无效有害。它有背咨询心理学中确立的、由求助者自我负责、把决策权交给求助自己、以促其自我成长的咨询原则。

正统的心理咨询,在解决求助者心理问题、确定目标顺序时,一般遵循这样的路径:先通过引导释放求助者强烈的负性情绪,接着借助咨询心理学技术让求助者自我改变错误认知,然后明确问题症结所在,再是“对症下药”让求助者根据“自我调整、自身发展、自我适应”原则,自主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咨询的“助人自助”原则。当然,如有必要,还需要求助者完善个性。这一原则的确立,包含着一个十分简单的心理学原理:个体之所以不能明了自己的问题出在何处,不能自主走出心理误区,是因为他/她的认知发生偏离,对问题的看法远离客观现实。因为认知与客观现实错位,行为失去针对性,所以他/她的行为结果往往会跟自己的期待目标不一致。而一个人的认知偏差,大多跟强烈的不良情绪关联,情绪的存在让当事人迷失方向,不知所措。一旦求助者脱离应激状态,强烈的负性情绪消退,对自己问题的看法就会比较接近现实,理性即会回归,解决问题的力量与勇气再现,并在自己的注意集中下有效驾驭解决问题的行为。

误区5  我的心理问题只需咨询师分析、“讨论”就能解决,用不着过多付出

在跟帖互动服务中,咨询师跟出的不只是帖子,更是爱心。

咨询师就求助帖用心跟进,时有遭受发帖求助者消极回馈或粗暴拒绝甚至恶语相向,其中相当一部分情况跟求助者的人格背景关联。

偏执性人格障碍者以猜疑和敏感为特点,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有时会表现出明显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他们平时常执意追求对别人行为及言语的支配,这样的倾向在跟别人的跟帖互动过程中也会有所表现;有自我中心倾向,在跟别人的互动中感到受压制,不达目的不罢休;具有将周围或外界事件解释为故意等非现实性优势观念,因此生性多疑,心存敌意。咨询师在跟帖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遭其攻击或嘲弄。

表演性人格障碍者以夸张情感和言行吸引他人的注意为特点,常是情感肤浅和易变;暗示性高,易受他人影响;爱表现自己,希望吸引他人注意,自我张扬,矫揉造作,不懂装懂;不断渴望受到赞赏,情感易受伤害。他们在网上发帖的潜意识动机往往不是求助,而是为了博得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所以当他/她的首帖得到初步回应后,常会调转船头评论起咨询师来,以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也无能为力。

自恋性人格障碍者以浮夸方式夸大自我重要性,往往对成功、力量和智慧有着过多幻想,喜欢这些大概念:宇宙、世界、系统,能量、灵性、大爱,先贤、宗师、导师,信念、潜能、元素,首创、创立、中外;相信只有特别的、高层次的人才能理解他那特别的思想或问题;对理想的爱情有着过多的幻想与追求;有优越感,希望得到别人的特殊对待;不能跟别人共情,无法接受别人的共情表达;骄傲自大,自我中心。这种人格背景下的帖子如受到质疑,马上会激起帖主内心强烈的辩论欲,表现在言行上,要么对别人的不同意见不屑一顾,要么非“辩死”别人不可。在不屑或辩论的同时,把自己在网上发帖求助的初衷抛到九霄云外。

通过跟帖从事心理(咨询)服务,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一不小心即会招致“服务对象”谩骂攻击,辩驳、反诘更是家常便饭,常是“有好心无好报”。另外,对于求助者在跟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反社会、违背人伦道德的价值观应予干预,这是“行规”,可有些当事人常对自己的这些观念之害浑然不知,对别人的干预行为进行反击在所难免。

网上心理(咨询)服务工作,确实很需要咨询师付出爱心。

误区6  咨询师应帮助我消除婚姻关系冲突引起的心理痛苦

大大的误会。

咨询实践告诉我们,太多数婚姻关系冲突跟当事人的人格有关。也就是说,一定的婚姻关系中的冲突双方或一方的人格偏离,往往就会导致相应的婚姻关系冲突。这样的婚姻心理咨询,归根到底还是要着眼于当事人的人格结构的改善,但改变人格结构并非易事,光靠网上“互动”几乎无效。因为没有稳定的“咨询关系”,求助者的自我改变动机无法得到有效激发,行为展开也无从谈起。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即是咨询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改变之难的通俗表述。

人格形成,是个体在人际互动与社会关系中长期习得的结果,这样的结果会使当事人自我结构各成分在一定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关系中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并就此“获益”。因此,实施心理干预、改变人格结构意味着原先的平衡被人为打破,并期待着在心理干预下重建新的动态平衡。这个重建过程,也是原先平衡基础上的“获益”遭受不断丧失的过程。期间,求助者的痛苦不言而喻,立竿见影地消除因其婚姻关系冲突引起的心理痛苦更是无从谈起。

在心理(咨询)服务中,人格的完善,首先是其外显表现——行为模式的改变或矫正过程。一方面,伴随着结束旧行为、开始新行为,因自我暴露、自我改变,求助者会表现出相应的阻抗,甚至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来掩盖更深层次的心理冲突。另一方面,因丧失或对丧失的担忧会导致焦虑,为避免进一步丧失并有效降低焦虑,减轻痛苦,(发帖)求助者甚至在“咨询”回帖先期,就有相应的阻抗表现。为突破求助者的阻抗,咨询师运用心理咨询技术,无形中会“加剧”求助者的心理痛苦。

咨询心理学认为,把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使求助者没有创伤、没有痛苦、没有困惑、没有心理不适,是咨询工作中应避免的一个错误观念。

误区7  高明的咨询师会全力维护我的婚姻权益,重燃我们夫妻间的爱火

心理咨询师可以是婚姻心理专家,但难成“婚姻专家”。

婚姻权益受到侵犯,夫妻爱火因故熄灭,有些 “求助者”带着满腔热情,发贴求助,寄希望于咨询师的神奇能耐,以维护婚姻权益,重燃夫妻爱火。

咨询师一般不会甘愿在求助者这样的定性条件下,充当相应的角色,否则他/她就自动地跟心理专业人士划清了界限,进而让自己降格为调解民事纠纷,在夫妻冲突中居中调停、拉一方压一方、做好人、劝和撮合的“居委会老太婆”行列里站队。

咨询师不会以维护求助者婚姻权益为已任,那是律师的事,是妇联的事。他在婚姻心理咨询中所起的作用,可从求助者婚姻关系调整中得到考察(有另文详述,这里只摘录部分,不细展开)。

婚姻冲突首先表现为人际关系冲突。婚姻心理咨询的立足点是调整婚姻关系,制高点也是调整婚姻关系,甚至切入点也常是调整婚姻关系。有冲突而寻求咨询,通过心理咨询后,得到调整的婚姻关系,会带给当事人不同的体验。这种体验,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知觉、不同的解释和不同的行为反应。认为这是爱也好,认为这是情也行,认为这是狗屁也没有问题——只要婚姻关系中的夫妻双方(认为!)日子过得好就好!日子过得好差也不以爱火是否重燃为基础或为条件。

婚姻关系冲突,可以理解成夫妻关系动态失衡。婚姻心理咨询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会在咨询过程中不断做出主动的自我调整和相对被动的诱导调整,奔向咨询目标,营造一个新的动态平衡。以调整求平衡,意味着当事一方或双方需要随时做出妥协甚至自我牺牲。妥协与牺牲的内容包括自我、身份与自尊等等。妥协与牺牲势必带来痛苦,熬过这些痛苦,大功告成,苦尽甘来。挺不过这关口,失衡的夫妻关系宣告破立,雁影分飞,各奔东西。

是分是合,最后的婚姻权益得靠当事人自己的心理资源去应对,去行动。很多情况下,咨询师无能为力。

误区8  奉承咨询师就是对其最好的感谢

有些求助帖在得到咨询师的跟进服务后,会表达发自内心的感激。

你为我付出,我表示一下谢意,这样的情感表达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接受的。表示对帮助者的谢意,是一种美德,但对咨询师在来,未必会有过多的意义。衡量心理咨询师工作价值的标准是通过咨询互动求助者心理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而不是大力反馈内心的感激甚至以夸张言语抬高帮助者。

在跟帖互动中,咨询师除了考虑自己的心理(咨询)服务能否带给求助者积极的心理变化,也会思考自己的劳动是不是得到相应的尊重。可惜的是,大多数发帖求助者,对咨询师回帖时的深夜劳作“视而不见”,却往往对咨询师的“说得很好”而十分感谢。恭维不断,却似忘记自己发帖的目的是求助,倒更像是为了见证咨询师的功夫“很好”。

过多的感激可以理解成对咨询师的取悦,其结果对咨询和咨询师是有害的。咨询心理学认为,取悦咨询师是一种阻抗的表现。它通过赞扬别人,以削弱自我改变的行为动力;用对别人的赞赏打发咨询师对自己问题的“纠缠”;以自己的“感觉好多了”,来取代心理问题的实际解决。这样一种被咨询心理学称为“你好——再见”效应,值得咨询师警觉并跟其保持足够的距离,而不是照单全收。

取悦咨询师不仅妨碍求助者心理问题的解决,也有可能阻碍咨询师的自我成长,甚至诱发其自恋倾向。特别是咨询师在缺乏导督导或督导不力的情况下,失去一个相对专业的、客观有效的评估维度,无法认清自身的缺陷与弱点,评估自己专业水平、咨询成效和从业前景的参照体系只是自己的主观体验和求助者的奉承。结果,警醒力量不存,学习途径不足,反思能力弱化,专业视野狭窄,职业发展的资源渐趋枯竭,最后反过来却会危及那些取悦者。

辩证而言,对咨询师的攻击可能更有意义,因为它会触发其更多的反思,从别人的攻击中明察自己的长短得失,进而转化成自我成长的动力,以更好地服务于求助者。

误区9  相同的套路能解决相似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规定着解决它实非易事。应对心理问题,以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各有招数,落实到个体上,在网络版面里最受欢迎,并非意味着招数最多,因为全有招数可能即意味即全无招数。

在实践中求取真知,在互动中寻方法,始终是心理咨询活动中从业人员需要遵奉的圭臬。以自己认定的主观框架去套别人的心理问题解决方式,或者从别人的热闹中求取自己问题的解决,要么是削足适履,要么是缘木求鱼,到头来解决不了具体的心理问题。

相似的心理问题,表面上相似,可支持这种相似性的因素往往是当事人的认知偏差和生活中许多偶然性,以带有必然性的条条框框去应对偶然的、随机的并基于认知偏差的又纷繁复杂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出乱难免。

咨询心理学规定着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与大致框架,它无法给出一个可以定性与定量的模式,像十八盘武艺应对同样可以模式化的心理问题。在这个大致框架内,咨询师能给出多少有价值的咨询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有多大程度的契合。

求助发帖时以先入为主的态度,以为这个最佳,那个最好,就是最好最佳地解决我的心理问题,是以自己的主观偏见或参照别人的学习心得来衡量问题解决的现实活动,是不可取的。

心理咨询很讲究求助者与咨询师之间的相互匹配。匹配性是咨询前期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双方相互接受的一个标志,它直接决定着咨询关系能否有效建立,而有效咨询关系的建立是引领求助者改变的前提条件。咨询师的工作特长与咨询对象要有高度匹配性,才能取得好效果。相比较之下,确实存在着某个人是最好的,甚至某个人是最热闹的,可未必就最能解决心理问题的。

咨询师需要学会调适,不是让求助者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而是去适应求助者以求得较好匹配。如果无法达到匹配,则要转介。咨询关系无法匹配大致有三种情况:(1)欠缺型:因咨询师对求助者问题类型咨询不擅长、知识储备不够、个人阅历不足而导致不匹配。(2)忌讳型:咨询师对求助者价值观念、情感方式持有某种程度敏感、偏见、忌讳而导致不匹配。(3)冲突型:因咨询师和求助者可能在个性等方面存在着某种不协调而导致不匹配。

误区10  跟有相似婚姻经历的姐妹们互动就能解决我的婚姻问题

常会看到一些女性求助者,对咨询师的初步回复,采取漠视态度,甚至带着顽强的防御心理应对,反而大声疾呼“跟我有相似婚姻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着婚姻冲突痛苦的姐妹们”多提意见,给我“指导”。这样的发帖求助情况,会让咨询师束手无奈,因为他们一方面为求助者的问题得不到专业服务反而有可能被误导而干急,又无权在网上制止不良干扰而暗叹。

中国心理咨询心网有许多版面,如来个一分为二,大略可分为论坛性质的互动区与专业咨询版面大两块。注册用户可参与前者的跟帖互动,只要遵守相关规定,尽可各抒己见。这样一来,鱼龙混杂难免。就像是有些求助者所看到的一样,可能会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在那版面里,以言论自由为宗旨,以国家法律与网络相关规定为准绳,很多信息并无多少心理学意义可言,因而可能对个体成长没有多少益处。求助者进入其中,需带一双慧眼,细加识别。而后者的专业咨询,是要收费的,受严格的行业规范约束,还有中国心理咨询网自有的督导制度,以确保求助者的相关权益得到保障,并在求助者与咨询师之间的合同关系中,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以及两者之间的平衡。在这个收费的专业咨询区,只有求助者本人及咨询师等相关人员可以进入,一般的注册用户无权到里面发帖。可惜进入那网上发帖求助的,一般会在“论坛”里徘徊不断,“离婚队”姐妹们的调教指点,容易让求助者“旧病”未去,“新病”缠身。

心理学不主张建立由一群没有专业人士辅导的只在求助者之间互动的活动与组织,因为这样的互动与组织,会带给求助者许多不良的信息与消极暗示,无助于心理问题的解决,可能还会适得其他,让问题更加复杂。就像是一个处于婚姻冲突中的个体,不主张他/她寻找正在闹离婚或婚姻关系一团糟的人支持一样。

在跟帖互动中,因有“相似”的婚姻经历,“众姐妹”往往会带有一定程度偏面婚姻观的心理定势,如“男人都不是好东西”等以偏概全的负性思维、“配偶婚外恋是因为平时你对他/她关爱不够”等不当内归因、“想解决婚姻关系冲突你就得多跟配偶沟通”等错误认知。这些暗示在互动者之间相互传播,经当事人认知加工后,问题的严重性得以夸大,很容易形成超价观念,以为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观念已成死结,不再有解。有此心态,自主解决婚姻冲突的动机弱化,意志减退难免,回避与否认成了应付婚姻关系困境的“有效”手段——既然大家比我更无奈,我何苦为改善痛苦的婚姻关系而死撑,还不如来个“视而不见”,落得清静。这样被暗示误导的求助者,会带着更多的困惑离开“论坛”;或者婚姻关系中的问题被“合理化”,从这么多姐妹的不良婚姻关系中得出一个结论:恶姻缘就是正常的,好婚姻只是空想。难怪,那些教人回避现实,以个体社会功能受损为代价而“成长”的“灵修”“功德”、“灵性成长”“工作坊”大行其道,因为这些“心理学”正好能够填补婚姻关系僵局中人们无处可以信托的心灵空洞。

误区11  你懂心理学就能解决我的心理问题

    你懂心理学,当然就能解决我的心理问题。这是一种误会。就咨询实践而言,则是夸大心理学的作用。

咨询师一般会掌握相关的心理专业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能解决别人的心理问题。因为知识的掌握到技能的习得,再到能力的转化,是一个较长又艰难的学习与实践过程,而在咨询跟帖互动中能有效带动求助者改变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的技能化、职业行为的经验化。支持这一技能化、经验化的主要因素是咨询师的咨询心理学(而不是普通理学)的相应知识与原理,还有咨询师的个案经验、人生阅历和思维特性。

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我们还是有必要考察咨询师的人格背景。在咨询师专业队伍中,有不少人自己身上本来就带有一些心理问题,他们也是本着懂心理学就能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这样一种期待去考证的。有些人在考证后,把心理学知识与技能用于自身的心理成长,问题确实得到解决,但也有一些人,问题反而更加严重。在解决自己心理问题过程中,因为不得法,可能会让问题合理化而更加压抑或压制。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刚开考时,听说有些地方的培训机构对报名入学者试测人格量表,就是出于这样原因——避免入考者因人格问题,考取证书后,“病人”与“医生”角色不分,危及“病人”。久病能成医,但这样的医,如果自己的人格问题未得有效完善,是不懂药理的江湖游医。掌握心理学知识,未必就能医治别人的心理病。

还有一种表现,在“论坛”里,有些求助者在答到咨询师的初步回应后,以为仙丹到手,自己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了,马上发挥余热,现贩现卖开始帮助起别人解决心理问题。其实他/她的问题只是因为从网上咨询中学得一点跟其原先不同的模式,到家里跟自己的配偶一互动,对方感到新鲜,并作出相应回应。当初的求助者,以为自己的问题得以解决,自己也学得了神奇的心理学知识,在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后,转而有能力帮助解决别人的心理问题了。

实践中,心理咨询解决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作用是有限的。这样的有限性观点不仅被咨询心理学界定,还作为一种职责限制,以行业规范的形式,在“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中明文规定。任何违反这样的“行规”的行为,以为懂一点心理学就为别人治心理病的做法,都有可能带给求助者二次创伤。

误区12  我的问题需要大家勤加回帖多头跟进

有些求助帖在同一咨询师跟过几次后,会暂时中断跟进,这样的情况时有让求助者受挫的感受,因而会不时地提出:×××是不是太忙了,×××我很想跟你沟通,为什么不见了你呢?像是身陷泥潭,你有能力援手,可你偏要袖手旁观,让我难受,给人一个你本是全能的咨询师,可你狠心,无动于衷,“见死不救”。或者你明知道如何做,却是不去明确告诉我如何去做。看来你不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咨询师,也正因为有这样的相法,有好多的求助者认为在论坛上跟帖最勤的就是最好的。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咨询师能帮助别人,但不会替求助者负责,他不可能一路陪着求助者走到头。他能做的只是像一面镜子,照出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污染处,求助者自己去擦洗干净,这是让求助者对自己负责。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求助者有自我负责的能力,将来遇到什么类似的障碍,不会容易跌倒。因为一个人如果能对自己负责,做事就会专心,就能习得相应的解决心理问题的技能。

如果咨询师一跟到底,或处处跟帖,用心猛勤,并不断地指导求助者如何去做,其实客观上剥夺了求助者的自信,弱化责任心,无法对自己负责。处处跟帖,时时跟进,实为以有限的精力,图无穷的工作。貌似很有爱心,实为爱心泛滥,精力过剩。爱心泛滥,等同于没有爱心;精力过剩,广种薄收,成效不显。道理很简单,因为他有更重要、更需要的工作要做——养家糊口。

许多求助帖,在咨询师连续不断跟进后,求助者和跟帖者会渐趋一致,到头来像是你的话句句能说到我的心坎上,而能说到我心坎上的即是好咨询师。这样的认知十分有害。咨询互动的结果往往是“专家”、“大师”认同下求助者的自我改造,它并不是求助者问题的真正解决,可能只是“专家”、“大师”的能力证明。

 
  (责任编辑:wzxlzx)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 2005-2013 wzxl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5018901号
    联系地址:温州市鹿城区新城东瓯智库花源路157号(原黎明工业区6号三楼)
    咨询电话:0577-88688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