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富士康现在已经是十二跳了。没有细看过事件来龙去脉及相关进展情况,只是乱弹几句。说错了,请同道指正。
透过这十二跳,背后的问题,与其说是那些跳楼者的心理问题,倒不如说是劳动制度、企业管理问题;或者说推高那些跳楼者跳楼“勇气”的主导因素不是其自身内部的心理运行机制,而是“原始积累”阶段资本的嗜血与吃人本性。现在好多自称是马克思信徒的人都忘记了马克思的那句经典名言:“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再看看香港凤凰台是如何评价富士康的:富士康就像是一个半军事化的劳动集中营。
跳楼行为自然有其自杀心理支撑着,但据此就认为,对这些跳楼者或那些潜在的跳楼者进行心理干预能部分换回生命的悲剧,未免过于天真。其实,咨询心理学解决人的心理冲突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记得精神分析理论就是把个体面临的冲突分为神经症性冲突、现实性冲突与道德性冲突。咨询心理学应对现实性冲突与道德性冲突时,往往束手无策。那些工人,在这样的“劳动集中营”里“工作”,最需要解决的是心理过程背后的缺乏人道的管理、压榨、剥削以及为生活所迫而投身这样的工作场所等现实压力。
听说有北京的“心理学家”积极主动去那边做心理干预了。此类“学者”读了几本心理学的书,就以为自己能耐无比,头大到不知自己能做些什么,真是让人好笑。这样的人自己才有心理问题需要别人干预。我倒有个想法,让他(们)这样的以“救世主”形象出现的人在那“集中营”待上半年,到时跳楼最有勇气、最有可能就是他(们)自己。媒体报道,那富士康开出六十万诱饵,寻找能让那些集中营里的劳动者安下心来而不去跳楼的心理咨询师。随后,真有一些活宝去应聘。真不知这些人是冲着工人的“心理问题”而要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还是冲着那钱而为维持落后、腐朽,血腥无比的劳动制度而“嫁入豪门”。
有人横死,有人因之表演,又有人因之捞钱。这个由死亡与血腥着色的“风光”,又一次让人看到中国心理咨询界的悲哀:读了几本心理学书籍,考出证来,无处可混,因而一有舞台即如过江之鲫,争先恐后,表演一番。只是这样的表演最终犹如自宫,自寻绝路,让人悲叹。记得两年前那场地震,震后之余,横幅一条:谢绝心理咨询师前来。估计不久的富士康也会有类似的条幅:坚决反对读了几本心理学书籍的书呆子前来胡闹。